「一切閱讀,都是誤讀!」
作者、讀者與文本之間,向來有著極其微妙的關係。
在現代文學理論裡,「誤讀」(misreading)是一種創造性的校正,
每一個讀者透過「讀」而再次詮釋了作品,
透過「讀」而參與了作品的再創造。
然而,在閱讀的過程中,「過度詮釋」的情形卻一再發生……
對於「誤讀」,當代最負盛譽的記號語言學大師安伯托.艾可顯然有話要說。本書是他發表在義大利文學雜誌的專欄小品,從納博可夫名著《羅麗泰》義大利文譯本的諷刺、向法國新小說作家霍布格里耶致敬,到對出版社編輯品味的挑戰及對媒體荒謬的訕笑……,作者雖自言是「插科打諢、裝瘋賣傻、天馬行空」,其中精采之處,卻絕非「生動有趣」所能形容。
艾可的小說巨作《玫瑰的名字》、《傅科擺》和《昨日之島》固然膾炙人口,他的隨筆小品憑藉著過人的淵博知識和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詮釋方式,卻每每更能呈現一種超越凡俗、獨具慧眼的深刻觀察與見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