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景福宮(桃園大廟)】位於臺灣桃園市桃園區中和里的開漳聖王廟,是桃園十五街庄的信仰中心,列為中華民國縣(市)定古蹟,是桃園市桃園區區徽的一部分。該宮建築物位在中正路與中山路及博愛路等所圍成的交叉圓環上(桃園市中心),主體共有兩進,面寬9間,規模宏大,正殿主祀開漳聖王,兼祀玄壇元帥,兩側配祀觀音佛祖與天上聖母,中央天井兩側的東、西廳奉祀金母娘娘與註生娘娘;廟內各類裝飾雕刻均精美,並保留嘉慶年間的匾額,殊為可貴;廟前空間寬廣,兩側花草扶疏,景福宮與火車站遙遙相對,而成為桃園市的重要地標。 該宮於農曆元月十七日前往大溪進香,並舉行遶境活動,場面極為盛大;二月十五日為開漳聖王聖誕,屆時諸姓社團演戲酬神,非常熱鬧;此外,並於七月十五日舉行普渡,是桃園市最盛大的活動之一。
【桃園新民老街】不到三百公尺的新民老街,低調藏身在大廟商圈,昔日「桃園第一街」的繁華榮景,早已隨著市區商業重心的移轉,漸趨於平淡。由中正路一分為二的新民老街,近文昌公園的西段,保有米店、嫁妝店等傳統店鋪。過去這裡聚集了眾多民生用品店家以及攤販,舉凡五金雜貨、米、布,都能在此買齊。每逢年過節時,新民街上總是湧滿人潮。老街的舊日時光不再,在古早味的店鋪嚐嚐老字號的街角米粉湯、油蔥飄香的「過客飯」、鹹甜參雜的「甜蜜粒飯」搭上小菜,倒也是種另類的懷舊方式。一段時間後,新民老街再度受到矚目的契機是百年楊氏家廟座落的東段,文創咖啡廳的萌芽。目前新民街成為在地創作者推廣桃園文化的重要據點。「不只是咖啡廳!」是新民街店家的經營理念;菜單上的「只是新民餐」吃得到花生麻荖、布丁蛋糕、油條和麥芽糖等老店好味;把藝文空間融入老宅,舉辦展覽、講座、音樂會與讀書會等活動,讓老街風采延續。2015年由數十位藝術創作者發起第一屆「回桃看藝術節」將20件裝置藝術佈滿新民街上店家,老空間結合新創意,頗有韻味。
【桃園站前商圈】是指由火車站前中正路延伸至中山路景福宮段的熱鬧商圈,在短短的幾個路口,聚集了各種行業,傍晚之後,將桃園變成了不夜城,也成了喜愛血拼人們發現驚奇、找好東西的絕佳地方。 桃園站前商圈可說是融合了新舊文化的特色商圈,因為交通便利、人潮眾多,迅速吸收其他的業者進駐,商圈擴大成形。三大區段建構出桃園火車站前商圈好逛、好吃、好玩的主題風貌,靠近火車站商圈前段百貨公司林立,以成功路為主的商圈中段,服飾店、餐廳、咖啡廳相繼進駐,貼近年輕人的消費需求,以景福宮為主的商圈後段,有著歷史百年的大廟,每年都有大批人潮來參拜,週邊傳統美食、小吃店家林立,想感受桃園在地活力,走趟中正路商圈就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