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民國105年的10月10日,而我們今天去到的桃園眷村故事館位於桃園市龜山鄉的光峰路上,於民國70年代,原名是陸光三村文康中心,為文康中心自治會辦公與開會的地方,小小一間如果是開車其實很容易就忽略了它,像這次我們就是先略過了它,後來問人才知道我們已經錯過了,所以才掉頭往正確的目的地開,我覺得蠻可惜的,可惜了多走路趕時間之類的人,沒辦法知道還有保存下來的眷村文化,也有可能原本想要去參觀卻也因為太急找不到而放棄,所以要去桃園眷村故事館的人可要看仔細了。

我們到了故事館內部有看到眷村的人所穿的衣服、所帶的帽子,其實我還蠻想要穿穿看那個類似長袍的衣服,不過總感覺穿在我身上會很好笑,我不夠高。 後來我們到了二樓請專業的人員來幫我們講解,聽完突然覺得原來眷村有這麼多我們都不知道的事情,更好笑的是一開始我居然提問了一個很好笑的問題,那個問題是為什麼要創立這個故事館呢? 結果那個講解的姊姊就笑笑的說,這個故事館不是創立的,

原本是舊建築再利用後成為國內首座以眷村原建築改成的眷村故事館,目前由桃園縣桃籽園文化協會經營管理。 裡面收藏了許多當時的童玩,一些老伯伯當兵的物品,有機會不妨在到此地再仔細參觀一遍。 後來講解的姊姊說憲光二村是桃園唯一保存下來的完整的眷村,所以我們到了憲光二村參觀,有著比剛剛故事館裡更多的眷村文物,而剛好我們遇到國慶日,所以還有看到有人打扮成軍人呢,真帥,我們還帶了軍人所戴的帽子拍了照留念。

後來我們到了一間有很多對眷村媽媽的介紹,可是最吸引我的是一個被框起來的手寫信,裡面內容大概就是對丈夫的愛意之類的,看完覺得真甜蜜,發現以前在眷村的伯伯奶奶是有著許許多多的感人愛情故事。

參觀完這次的眷村故事館與憲光二村後,對於眷村有人更深的認識,也覺得有點可惜,很多古物都已經損毀沒保存下來了,希望這些古物還有這間故事館跟桃園最後一個比較完整的眷村,能讓現在的年輕人看到以前的人是怎麼過生活的,看到只屬於眷村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