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參訪了眷村故事館,發現台灣眷村真是一個文化的大熔爐,住了各地來的人口,因此每個地方的美食互相融合,又創造出了各式各 樣的美味,因應當時國共內戰的緊張氣氛,當時的阿兵哥必須要會很多東西,有的甚至會做麵包,所以現在眷村裡的老伯伯都是十八般武藝精於一身。

有一位阿伯,已經一百多歲了,現在還學了攝影,回到家還能自己剪影片,真是讓人佩服得五體投地,讓身為年輕人的我意識到自己還必須要更努力一點。在龜山有一個憲光二村,被一些單位完好的保存了下來,一般的眷村通常都只有一樓,但是憲光二村部分的房子卻有兩層樓,這是為什麼呢?原來大部分的眷村都是阿兵哥一磚一瓦蓋出來的,技術部分有限,而憲光二村則是有受到美軍的幫助,所以房子的結構也較穩定,甚至蓋出了二層樓,到現在屋況都還好好的呢!

台灣文化有許多迷人的地方,這次認識桃園龜山的一些眷村,許多人分享了當時的故事,感受到了當時人情的各種五味雜陳的滋味,酸甜苦辣應有盡有,世界一直在進步,保留下來的古蹟是我們人類一步一步前進的足跡,我們文化的結晶,身為台灣人也該好好認識自己的國家,希望藉由我的回憶錄能讓更多人對眷村,對台灣文化感到興趣,一起去探索祖先們所遺留下來的所有!